
成都:卫浴市场升级在即
去年家居市场可谓举步维艰,先有楼市动荡不安,后有政策调控,随之而来的原材料上涨、用工荒、出口受阻、汇率风险、限电风波……。这一切都引发了家居制造业的生存危机。但与其相反的现象是卖场的扩张却异常的火爆,新建材市场不断拔地而起,对成都整个建材营销有很大的帮助,但一些传统的建材市场又是一种挑战。
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商圈升级
去年6 月,成都中心城区商品市场调迁时间表首次公布——在未来3—5 年内,包括金府路、荷花池、八里庄、西门车站、川藏路沿线等区域100 家商品市场,将在规划时间内完成向主城区以外调迁、调整。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城市半径的逐渐扩大,一些主要布局于二环外、三环内的商贸市场很难集约化发展,总体上造成了城市形象差、交通混乱、难以形成产业规模等问题,而“中调”正是破解城市发展、产业升级困局的一剂“良方”,在青白江,成都建工建材产业园预计投资100亿元。
笔者发现,受“中调”推动而生的新产业项目、商品市场往往规模更大、整合上下游产业的能力更强、更加注重交通、物流等外围配套和项目自身配套。比如北新国际物联港项目,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商业地产项目,还是一座集五金机电专业市场、智慧住宅、总部基地等为一体的新城市综合体。对此,四川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所长吴丰教授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承接沿海城市乃至全球产业向西部、向成都转移,成都新建设的产业项目绝对不能走简单复制的老路,具有规模优势、交易手段更加符合国际化需求的项目才能建立起自身的行业话语权,而类似于北新国际物联港、香江·全球家居C B D 的巨无霸项目将推动成都商圈升级。
新型建材超市加速市场转型
成都市新兴市场的崛起,对传统的建材市场构成了竞争压力,但是在短时间内新兴市场还难以动摇传统建材市场的龙头地位。建材超市和大多数传统建材市场相比较,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包装推广、连锁品牌、售前售后服务、购物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但是建材超市租金通常高于传统建材市场,商家经营成本较高;建材超市受经营面积所限,产品展示空间较小,难以实现体验式营销;建材超市产品种类远远少于传统建材市场,消费者选购受到限制;建材超市都是大品牌,产品价格较高,主要针对中高端消费群体,而传统建材市场产品多是高中低搭配,针对的消费群体更加广泛,人气不如传统建材市场。总之,随着新型建材市场的出现,对加速成都建材市场营销、服务、管理等各方面升级大有帮助。
大建材城迫使中低端商家外迁
去年5 月,成都大港陶瓷建材城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0 亿元,共设有上万间铺位,建筑面积200 万平方米,其中仓储面积达40 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几千家陶瓷建材上下游商家进场经营。位于成都北三环熊猫大道附近的青龙、白莲、青莲建材市场是四川中低端建陶、卫浴产品的批发、仓储中心,也将整体迁入。成都市建材市场、包括陶瓷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成都市的陶瓷批发、仓储、物流中心将逐步向青白江区转移。随着成都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成都市内建材市场的土地成本会越来越高,大多数做中低端陶瓷产品批发的商家将难以承受日益高涨的成本,被迫向外迁移。正是由于远离市区,在零售、家装渠道的竞争中和成都市内建材市场相比将处于劣势,青龙、白莲、青莲市场搬迁后,会让出不少零售、家装市场份额,对成都零售、家装市场和商家是一件好事情。对于需求量大的工程客户而言,价格仍然是其采购陶瓷产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大港陶瓷建材城和成都市内传统建材市场的竞争结果,有待市场去检验。
卖场扩张加剧与传统市场竞争
在成都与卫浴建材行业有关的专业市场有20 多家。富森美家居南北店、东方家园,府河、512 建材市场,博美南、西、北门店,新世纪装饰城高升店、东门店,西部饰材精品城、八一装饰材料城,沃尔建材市场、欧倍德、青龙、青莲、白莲等。成都卖场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经营不好而转行的如:红泰、亿家天下等。也有许多新建材市场将陆续开业如:青白江的大港陶瓷城、华川很地、青龙国际建材城、佳飞等。
去年12 月,麦芽家居中心正式在成都东二环路SM 广场隆重开业。营业面积达1.3 万平方米,为成都市内家居卖场及家居超市单店营业面积最大的,并以“第5 代”家居卖场为理念,为消费者提供从设计、咨询、导购、营销推广、物流配送、安装、收款、仓储等系列服务。去年3 月,营业面积达20 万平方米的富森·美家居城南国际商城二期开业。这是该企业继一期10 万平方米投入运营仅两年后的又一大力作,引起国内家具行业的强烈关注。去年4 月,家居连锁巨头居然之家首发点定在成都城南家居商圈,投资上亿元,将该店打造成为成都市品牌最全、档次最高、服务最优的高档家居建材商场,该店计划今年4 月开业,位于成都市三环路南三段,经营面积约12 万平米,毗邻成都市新行政中心、新会展中心和万达广场,与汇融国际集团公司共同组成建筑面积28 万余平方米,硬件设施达五星级标准,集商业住宅、办公会议、酒店餐饮于一体的超大型SHOPPINGMALL。
去年5 月,红牌楼商圈的红星美凯龙二店,总建筑面积12 万平方米,由红星集团与成都东泰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位于成都南二环和川藏公路交叉口的黄金地段,开业后将成为家居旗舰店的集群,汇聚国内外一线品牌,打造四、五百家家居品牌旗舰店。与此同时,红星成都二店在商业空间的设计上,体现红星第七代商城的特点,融合了时代、人性、国际化的元素,建成后将汇聚国际化的样板房展示中心、美术馆、成都最大的家装设计中心、精品灯具馆、家电连锁企业和家饰超市、银行、休闲项目,及众多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共同构建一个真正的,以家居为主题的生活购物场所。
市场集群带动物流业发展
大港陶瓷建材城的建成,将带动夹江物流行业的发展。夹江的物流现代化水平不高,正规物流企业少,货运信息更是鱼龙混杂,物流不畅已经成为制约夹江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果夹江的物流状况得不到改善,而青白江物流基地成型以后,夹江部分陶瓷企业很可能会在大港设立仓储物流中心。便捷、安全的货运也是确保陶瓷企业良好售后服务的重要环节,现在很多地市、县级市场的经销商都不愿意进行大量库存,在经销商下订单之后快速将产品送到,显得尤为重要。不少市县经销商愿意以高于夹江陶瓷产品的价格经销佛山的陶瓷产品,除了佛山陶瓷品牌的优势之外,不用库存也是吸引这些经销商的重要原因。可见,夹江加快集仓储、物流、信息化于一体的物流园区势在必行。
根据《成都市商品市场布局规划(2009—2020)》,青白江区是成都市确定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占据中国西部国际物流基地、北部散货物流园区、未来第二空港三大物流枢纽的交集轴心,加上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产业、区位以及交通等优势。青白江作为集中发展区,将打造建筑装潢、金属材料、五金机电等为主的各类专业建材市场,形成“一条龙”建材市场集群。同时,全面整合搬迁市区的一些老市场,推动专业市场的园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