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永图:放弃国际市场是自废武功 走出去不能停
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21日在“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十月谈”上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有效的物流产业链和制造业组装能力,如果放弃国际市场便是自废武功。当前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继续推进包括进出口在内的外贸发展,为实现经济由内需主导赢得时间。龙永图认为,减少贸易摩擦的最好办法是进口,这也是实现中国制造向全球制造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针对国内外舆论存在的“为了实现世界经济平衡,同时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应该减少出口”这一看法,龙永图表示“说中国现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 高,我们在出口方面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要少出口,而且想出口也出不去,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指出,劳动成本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决定中国出口竞争 能力的还有其他重要因素,比如说中国的基础设施比较好,正在打造全球最好的物流机制,我们制造业的服务环境就很有竞争力。
龙永图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主导模式转移到以内需为主要推动力量的模式,要做到这点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还要充分利用 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只有不断扩大出口,开放市场,让中国的商品在国内、国外竞争,才能够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商品,才能提高国内企业的素质。中国企业要把生意做好,就必须有信心继续和外国人做生意,外国的反倾销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原因放慢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对于如何减少贸易摩擦,龙永图认为要靠进口。他说,中国要实现外贸大国,先要成为最大进口国。如果中国企业和国外谈生意,继续搞进出口,让中国成为一个进口大国,那就会大大地制约贸易伙伴的行为,这对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都非常重要。
龙永图最后说,进口也是获取全球先进的技术、资金和原材料(行情 专区)等 产品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将中国制造提升到高水平的全球制造。龙永图表示,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大国,是中国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中国在调整外贸政策的时候, 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进口上,这不仅是为了拉动中国的经济,拉动中国的消费,也是为了促进国内企业的改革,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
9月份,中国外贸增速“意外回落”至3.3%,出口甚至同比下降0.3%。作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中国外贸今年走势到底如何?以进口为代表的中国内需可望为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带来什么动力?来自中国最大对外贸易口岸上海海关关区的统计分析,可提供一些答案。
由于对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贸易占比较高,上海关区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影响较全国其他关区更为明显。今年第一、二季度,上海关区实现进出口 1841.9亿美元和1981.5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0.9%和3.9%。但进入第三季度,上海关区进口、出口先后恢复同比增长,全季度外贸同比 增幅达到3.2%。
“从季度走势看,上海关区进出口正在好转,企稳回升形势明显,全年外贸仍可期望乐观。”上海海关统计专家朱春华说。
前三个季度,虽然上海关区外贸仍为负增长,但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同比增长了3.5%,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3.2%提升至55.3%;相反的是,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793.1亿美元,同比下降5.4%。
上海海关统计专家孙丹认为,相对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更能够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自主性和经济发展的实力,贸易增值能力通常也更强。
另外一个可喜现象是:前三个季度,民营企业经上海关区进出口1592.2亿美元,同比增长9.1%,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4.2%提升至26.6%。相比,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同比则分别下降了2.4%和8.4%。
“民营企业稳定增长且在上海关区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说明中国外贸的微观主体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民营企业这一‘正能量’未来对中国外贸的贡献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孙丹说。
前三个季度,上海关区总的进口同比下降了2.1%,但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增长了2.9%,显现出中国国内市场需求未降反增。上海关区总的进口下降,主要是因为加工贸易进口受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影响,同比下降了5.5%。
统计专家分析认为,进口金额下降,与近期进口商品价格有密切关系。以汽车(行情 专区)为 例,前三个季度,上海关区共进口汽车26.7万辆,同比减少1.2%,但进口金额达114.4亿美元,同比下降5.1%,说明进口汽车价格下降了。再以葡 萄酒为例,前三个季度,上海关区共进口9350.9万升,同比增加3.8%,但进口金额8.7亿美元,同比反而下降了2.8%。类似的情况在大宗原材料商 品进口中也有不同程度表现。
2012年,上海关区对欧盟出口比上一年大幅下降13.4%,但从欧盟进口逆势增长,全年保持了1.4%的正增长。今年前三个季度,这一情况继续延续,上海关区对欧盟出口下降3.5%,进口增长2.7%。
“这说明相关国家和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仍可在中国找到市场。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是中国未来进口不断增长的基础,可望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动力。”朱春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