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传在线!
  • jzg

曹中铭:用多次发行杜绝IPO募投怪象

      10月23日,独立财经撰稿人曹中铭表示,应该实施多次发行杜绝IPO募投怪象。

  曹中铭称,近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再次表示,“新股发行要在改革意见正式公布实施后才能启动”,因此,他认为,IPO重启还须假以时日,但IPO募投项目出现的种种怪象,无疑不应在今后新股发行后再次重演。

  曹中铭表示,2007年完成IPO的116家A股公司总计有233个募投项目在统计范围内。统计表明,233个项目中,仅仅只有63个项目无论是进度还是收益都符合IPO招股书中的表述,占比27%,超过七成的募投项目不是业绩不符合预期就是建设进度延迟。

  曹中铭指出,募投项目怪象的另一情形即为零投入。他认为,市场大环境的变化(如金融危机)、上市公司本身技术准备不足、对市场变化没有充分的应对措施、政策变动等,是导致募投项目出现零投入、进展延迟或业绩不符合预期的主要原因。

  曹中铭强调,无论是募投项目零投入还是超七成不达标,其实都说明当年IPO申请时财务包装现象的泛滥或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短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有的发行人为了符合要求,会在招股说明书中编造一些并不想投入资金的项目,上市成功后,更改募投资金即可万事大吉。

  此外,曹中铭提出,IPO募投项目频现怪象,也凸显出监管方面的漏洞。他认为,IPO募投项目种种怪象的背后,隐藏着虚假披露、造假上市等多方面的问题。

  “要改变募投项目频现种种怪象的现象,除了强化发行人信息披露、对违规行为实施严惩之外,笔者建议今后新股IPO时实行储架发行制度。此举一来将可以防范上市公司圈 钱后随意更改募投资金的行为,二来可杜绝超募现象的发生,三来可防范募投项目零投入现象。最重要的还在于,由于公开发行的股份必须占总股本一定的比例,如 果发行人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后即终止剩余股份的发行,发行人的股本结构就可能不符合上市的要求。如此背景下将促使发行人首发时发行更多的股份,而股份发行得 越多,其发行价格将越低,如此又有利于抑制新股的‘三高’发行。”曹中铭说。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