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次元战略:日本货币政策展望
一、“安倍经济学”与日元贬值
日本经济迎来了曙光。
2012年12月26日组成的安倍内阁为解决长年烦恼日本经济的通货紧缩和日元汇价居高不下的问题,大胆宣布实施由日本银行(行情 专区)主导的金融缓和政策,并于2013年3月任命前亚洲开发银行总裁黑田东彦为新一任日本银行总裁。4月,黑田总裁宣布结合安倍内阁的政策,提供能够使物价明确上涨2%的大规模资金。正如总裁本人也称之为“异次元金融缓和政策”一样,这一举措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举动,日本的学者和专家对此也是褒贬不一。
然而,日本银行的这一宣言给世界金融市场带来一大冲击。黑田总裁宣布这一消息之后,汇价一直居高不下的日元汇价急转直下,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价指数几乎回落到了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2013年4月末数据 )。震撼世界金融市场的日本金融缓和政策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美国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家Paul Krugman和Joseph Stiglitz也对这一政策作出了积极的评价。4月18-19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20国财长·中央银行总裁会议(G20)”上发表的共同声明中开始强调“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这也可以说明国际社会对日本金融政策的评价是积极的。
而安倍内阁的经济政策不单单指上述金融缓和政策,还包括以使日本走出通货紧缩并回到经济成长的轨道上为目标,实施公共投资等机动性强的“财政政策”,以及唤起民营企业对于设备投资的积极性,实施“成长战略”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安倍首相称之为“三支箭”,另外两项“财政政策”和“成长战略”今后也将陆续发布。
“财政政策”的关键字是防灾·减灾,本年度将进行5兆日元规模的公共投资,通过实施速效的财政政策来恢复景气,使日本回到经济成长的轨道上来。然而,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不能永远持续,日本现在正在就第三个、也是很重要的“成长战略”进行探讨。自民党于去年12月选举之际在其政权公约中加入建立“世界上最利于企业发展、活动的国家”和“尽最大可能发挥个人潜力,扩大就业和收入规模的国家”的口号,在政府新增设的日本经济再生部等部门,正在对以缓和医疗、健康领域的限制和年轻人/女性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核心的“成长战略”进行着探讨。
二、日元升值的历史与日美经济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日本经济的兴衰都与日美两国贸易关系和日元对美元汇率有密切关联。美元是国际社会的基准通用货币,这出自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企图支配世界的野心而做出的战略性举动,此后美国还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设立,从此世界进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时代。这使得现在美国的美元在世界上大量流通,美国也支配着世界各国的货币。并且,美元一旦暴跌,将给世界各国造成无法想象的影响,因此美元作为基准通用货币的地位仍不可撼动。也就是说美元的基准通货性质是支持美国这一巨额债务国能够持续保持繁荣的一个体系。
日本在经历1971年美国总统尼
克松关于停止美元与黄金的直接兑换的宣言以及此后在各国进行货币价格调整的一系列事件之后,于1973年开始渐渐形成以本国货币——日元为基准的货币制度。这之后1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一直在308日元至240日元之间活动,日元价格居高不下,但这一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日本真正迎来日元升值的时代,并在此后对日本经济产生很大影响的导火索是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是指五个发达国家(美、英、法、西德、日)的财务部长为解决当时美元过度升值的问题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会议,并发表了宣布出面介入调节的声明。此后采取行动的主要国家——日本、美国、西德三国的通货管理部门介入调节,此后1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由当时的240日元急转直上,至1987年2月达到1美元兑换150日元左右。
日元急速升值和美元急速贬值给各国造成困扰,1987年2月在巴黎的卢浮宫举办的“发达国家7国财务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会议(G7)”上发表了“使货币兑换汇率稳定在当前水平”的声明。而在这之后美国仍继续实施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通货政策。其原因是美国认为这一政策是对抗日本贸易顺差的有效手段。这也导致日元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广场协议之后的日元升值导致日本出口业绩低迷,美国也在警备日本的降价性竞争行为,最终迫使日本的内需扩大。但是,这一被迫与美国结成的约定也成为了后来日本经济产生泡沫的原因。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中国专家有一些错误认识,即“日本经济出现泡沫并于1989年破灭,这之后迎来”迷失的10年“的根源在于1979年广场协议日本迫于美国的压力不得不屈服。”广场协议之后出现的日元价格急速上涨确实是之后日本泡沫经济的诱因,但是日本泡沫经济的真正原因是后来的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所采取的错误的金融政策。日本为消除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推行“扩大内需”的政策,企图通过政府主导的巨额公共事业来实现目标。日本银行迫于与美国的约定不得不限制金融政策的实施,而当时日本的大型银行也积极进行巨额融资,从而产生了经济泡沫。
三、日本降低日元汇价政策的影响
日本银行希望通过“异次元金融缓和”政策来改善2007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之后日元汇价急速上涨的情况。中国和韩国则对此加强了警惕。日本试图拉低日元汇价的政策将给周边的亚洲各国带来何种影响呢?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也曾经出现过日元贬值的现象。1995年-1997年的时间里,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了30%左右。1995年的美国克林顿政权期间,日本和美国的汽车(行情 专区)产业的贸易摩擦不断激化,日本进行了政治上的妥协并针对美国实施汽车出口自主规定。但是这之后美国高盛公司的前任会长Robert Rubin就任美国的财务部长,采取金融缓和政策来恢复美国经济,对于日本降低日元汇价的要求也不再强烈,从而使日元汇价下降。
当时亚洲各国希望本国货币能够与美元联动,日元的贬值导致海外投资资金流入,股价和房地产(行情 专区)价格也随之上涨。但是,对冲基金等投机资金却导致市场混乱,亚洲各国的货币汇价突然暴跌,这就是所谓的“亚洲金融危机”。现在东南亚各国吸取当时的教训,实施诸如浮动汇率制度之类的灵活货币政策,所以现在日本的日元贬值应该不会产生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影响。并且,中日韩三国与ASEAN(东盟)签订了以外汇相互融通制度为支柱的“清迈协议(Chiang Mai Initiative)”,形成了可以在紧急时刻进行协调的机制,因此可以说现在的东亚金融系统与之前相比更加稳定。
那么对于没有实施人民币汇率浮动机制的中国又将产生何种影响呢?中国一家经济杂志曾登载这样一篇文章:“日本大胆实施的金融缓和政策对中国的贸易和金融产生了巨大影响。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并帮助日本在第三国与中国产品竞争中占领优势。与此同时,从日本进口的零部件价格也将下降,因此中国的基础设施和成本上涨的压力能够得以缓和。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率差导致流入中国的海外资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和资产通货膨胀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对日投资的良好契机。日本由于老龄化导致储蓄不足和经常性赤字的问题不断深化,越来越依赖来自国外的投资,中国可以通过对日投资实现外汇投资领域的多元化。为了不重蹈过去日本资产价值暴跌的覆辙,中国必须推进国内改革。”
另一方面,日元贬值对于韩国应该也有很大影响。韩国在亚洲货币危机之后放宽对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限制,2011年末韩国海外股票保有额约占GDP的30%。日元贬值、韩元升值的形势持续下去的话,就会有外国投资者卖掉韩国股票、大量资本流出韩国的可能。韩国坚决反对日本的拉低日元汇价政策。
四、中日韩FTA无论如何也应该推行下去
日本现在的情况是日元汇价回落、股价上涨使得企业的业绩渐渐回升。而今后日元升值、股价上涨的趋势仍然明显,因此盈利率很有可能继续上涨。在日本容易受汇率影响的主力产业当属汽车和电机。丰田和本田公司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虽然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一场苦战,但是在东南亚等国家的需求反而增加,整体业绩还是有较大改善,加之日元贬值的影响,预计公司的利润将超过预期利润的数百亿日元以上,今年索尼预计也将走出去年的赤字阴影,实现数千亿日元的盈利。日本经济现在正表现出急速回暖的态势。
日元贬值未必是日本企业恢复业绩的唯一原因,美国的经济回暖以及日本对东南亚等国出口额的增加也起到很大作用。对于日本来说,中国确实仍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是,从贸易出口的角度来看,2012年11月开始美国再次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今年2月份ASEAN(东盟)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出口国,中国降到了第三位。
2012年秋天开始的领土问题导致中日关系恶化,加之日元贬值和东南亚等国的经济发展,今后日本企业的对中投资有减少的危险。纵观全球经济,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资金流渐渐出现逆流的趋势。例如在美国,甚至有企业鉴于中国人工成本的提高开始考虑将中国分部转移回国内。虽说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进入减速期,但依然拥有牵引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资本政策等金融系统改革一旦迟缓,中国就有可能无法适应和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
日本获得了加入环太平洋(行情 股吧 买卖点)战略经济联盟协定(TPP)的许可,2013年7月开始正式加入交涉的行列。5月,中日韩和ASEAN(东盟)等16国参加的东亚地区全面经济联盟(RCEP)协议也开始生效。而最重要的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将走向何方。这一协定掌握着东亚经济的命运,却由于政治原因无法推进,以笔者为代表的研究者对此表示不解。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东亚经济将成为今后世界经济的主导。就算是为实现构筑这一地区的人们生活富裕、和平的安定社会之目标,中日韩FTA无论如何也应该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