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丰晋信:成长股更适合买入并持有
今年的市场可谓成长股天下,涨幅靠前的基金中基本以重仓成长股为主。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基金 净值 基金吧)基金手握两只年内涨幅超过300%的重仓股,今年前三季度以71%的业绩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五,成立以来各时段业绩更是从未跌出前15位以外,科技先锋基金的投资范围正是如今炙手可热的TMT及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对于成长股投资,曹晋有自己的投资逻辑,如不盲从板块论成长,从传统周期板块中寻找具有成长基因的个股进行投资。
面对数目众多的上市公司,他提出选择成长股的三大指标。或许,曹晋的成长股投资更有着价值投资的逻辑,他一再强调,投资成长股要立足于相对较长周期,而不是对短期概念的爆炒。
寻找成长期企业
目前投资人一提到成长股,往往自然而然想到中小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甚至直接等同于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但曹晋认为,成长股并不局限于某些特定板块,即使在传统周期板块中也有成长股。
“在上世纪20年代,铁路板块也是美股中的成长股。”曹晋解释,“处于成长周期内的成长行业,能够保持30%以上的利润增速,基本可以定义为成长股。”
曹晋认为,投资那些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成长股更能充分享受企业增长带来的收益。不过,判断成长周期比较困难,对此,曹晋给出了“独门秘笈”,即根据行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来抉择。
他解释道,行业的生命周期,一般会先经过导入期、快速成长期,然后进入成熟期、衰退期。在导入期,由于技术开发费用较高,需求狭小,企业财务表现为利润不高;在导入期后期,产品开始成熟,市场需求逐步打开,前期投入费用摊销减少,行业开始步入高增长的成长期。
在快速成长阶段,新行业的产品经过广泛宣传和消费者的试用,逐渐以自身特点受到大众欢迎或偏好,市场渗透率开始上升,新行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其后,企业则进入竞争加剧的高速成长期,以及优胜劣汰后的稳定期和成熟期。
“我们更倾向于投资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新兴产业成长股,这个阶段的可预测性较强,持续时间较长,投资人可以充分享受企业增长带来的收益。”曹晋直言不讳。
成长股更适合买入持有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买入被低估的股票,长期持有。曹晋提出自己的反思:所有人理解这句话时 ,都会自然地把买入持有的对象局限为“价值股”。
“其实成长股最适合买入并持有。”曹晋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他认为,如果可以在企业快速成长期初期就看准并买入,长期持有的收益将非常可观。有人质疑,成长股波动大,适合波段操作,曹晋说:“投资难于做短而不是做长。如2008年以来的电子板块,不见得每个时间段都跑赢沪深300,但整体5年时间涨幅是沪深300的6倍多。”
在曹晋的观念里,投资不论对错,关键是投资人的选择。如果需要的是短期收益,那么可以追涨杀跌,跟随那些不断炒作的主题,只要能全身而退;如果认可的是行业的成长方向,那就要接受短期的波动。
但成长股的估值较高,这也是被市场广泛质疑的一点。对此,曹晋表示,投资一定要参考估值,但估值不是唯一的参考因素。“估值更多是后验性指标。关键是行业中长期趋势以及企业的成长性,在此基础上找到性价比最好的个股。”
以曹晋所钟爱的科技股为例,他解释道,关注科技股会综合(行情 专区)考虑成长的趋势和相对估值,但他更偏重于个股成长的趋势。科技股是创新型行业,产品和行业往往处于一个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时期,由于科技股缺少可复制的盈利模式,不确定性也比较大。
具体而言,主要通过以下两点判断科技股的增长前景和实现概率。首先根据行业所处的不同阶段来判断行业的发展前景,如考虑产品市场空间、产品周期、研发能力、市场成熟度;其次,根据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判断公司前景,如管理层背景和能力、企业的执行力等。
三大指标寻找好企业
曹晋说,要从成长股中去伪存真找到能够走得更远的企业,需要考量三个指标:技术、市场、人。
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以外,曹晋认为分析产品的市场空间是关键。“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一个产品是针对占人口比例达17%的80、90后,还是针对老龄群体,或是婴幼儿市场,会决定其未来的成长空间。”他解释。
对于第三个指标——人,曹晋认为,管理层到底是做事业的企业家风格还是什么赚钱做什么的商人风格,这是投资人极易忽视的。“投资科技股与投资基金类似,两者都是轻资产行业,关键因素就是团队、管理。管理层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对战略的清晰把握,包括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人脉的积累,将极大地影响公司后续发展。”
曹晋曾经调研过一家行业龙头企业,让他惊讶的是,董事长非常乐意与同行分享自己的技术和生产经验。该董事长的逻辑是,越无私分享经验,越能改善行业形象,促进行业发展。而增加行业交流,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再加以改进,等行业发展起来公司自然也会得到市场认可。
曹晋也乐于把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和盘托出。他希望,汇丰晋信科技先锋的投资人能够认可他投资理念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