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宗商品将迎今年第一场雪
据生意社价格监测,2013年10月第四周大宗商品市场跌多涨少,所跟踪58种大宗商品中仅有37.93%的品种上涨,48.28%的品种下跌,上涨品种集中在有色板块(共7种)和能源板块(共4种),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白银(2.91%)、镍(1.57%)、黄金(1.21%);下跌品种集中在钢铁(行情 专区)板块(共6种)和橡塑板块(共6种),跌幅在5%以上的为橡塑板块。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10月中旬大宗商品市场已连续2周跌多涨少,表现与上旬有较鲜明反差,“银十”已实质性夭折,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的大周期决定了2013年即便有行情也难以持续,7、8、9月的走好已然预支了10月的“红利”,且终端需求亮点不足,在过剩产能和进口的供应压力下市场难有作为;传统旺季即将结束,做空气氛渐浓。
对于后市,刘心田认为,2013年的“第一场雪”已然迫近,2011年10月、11月,市场在短短两个月内商品平均跌幅近10%;2012年情况略好,市场从10月下旬到11月底商品平均跌幅接近2%。刘心田认为周期规律难以避免,大宗商品市场在10月下旬、11月迎来2013年“第一场雪”的概率非常大。
-------------------------
由上海证券报近期对16家期货公司研发部门负责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三季度偏悲观的看法相比,受访机构对四季度大宗商品市场的看法中性偏多,超半数机构认为四季度经济形势将“走平”。
在投资策略方面,能源化工(行情 专区)类商品独领风骚,成为四季度受访机构最为看多的品种,粮食类商品种类紧随其后。此外,贵金属、有色金属(行情 专区)继续成为机构最为看空的商品种类,其中有11家机构看空黄金,9家机构看空白银。
在商品配置组合中,受访机构推荐配置农产品(行情 股吧 买卖点)多头和贵金属空头头寸,在强势和弱势品种中选择对冲持仓。
受访金融机构名单
永安期货、南华期货、申银万国期货、新湖期货、中国国际期货、国泰君安期货、海通期货、光大期货、中证期货、广发期货、倍特期货、银河期货、华鑫期货、宏源期货、上海中期、东海期货。
(排名不分先后)
宏观经济预期继续回暖
1、从偏空到中性偏多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对于今年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形势的看法,机构对四季度宏观经济的信心有所恢复。在16家机构中,有10家机构认为经济形势将“走平”,占比达63%;有4家机构认为将“走好”,占比达25%;仅有2家认为将“走弱”,占比达13%。 此前,受访机构对三季度国内经济形势的看法普遍中性偏空。在三季度调查问卷中,56%的机构认为经济将“走平”,另有38%的机构认为经济形势将“走弱”。
受访机构对四季度的宏观政策看法呈现“中性偏多”特征。其中,有12家机构对四季度宏观政策状况的判断是“保持原状”,占比达69%;有四家机构对四季度宏观政策状况的判断是“更为积极”,占比为25%;仅1家机构认为“更为偏紧”,占比6%。相比之下,在三季度问卷调查中,63%的机构对宏观政策状况的判断是“保持原状”,25%的机构认为“更为偏紧”,另13%的机构认为“更为积极”。
2、流动性维持平衡
受访机构对四季度流动性状况判断也较三季度有所改善。在三季度调查中显示,56%的机构对市场流动性的判断为“基本不变”,38%的机构判断“偏向收紧”,6%的机构判断“偏向充裕”。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11家机构认为市场流动性基本维持“不变”,占比达69%;有3家机构认为“偏向收紧”,占比19%;有2家机构认为“偏向充裕”,占比13%。
一些受访机构表示,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持续“锁短放长”的策略,维持资金紧平衡,货币市场保持平稳。机构预计在宏观保增长的大环境下,国内整体经济环境偏乐观,资金流动性略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