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创新驱动“金钥匙” 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进入总结提升年,区域竞争日益激烈,需要抢占创新高地。既要“转”又要“赶”的芜湖,如何在爬坡过坎、攻坚转型中抢占先机,争取 进入全国自主创新第一方阵?近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理顺未来发展思路。记者采访了 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解读《意见》中的“闪光点”。
顶层设计未来创新蓝图
作为今后五年科技创新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了打造芜湖经济升级版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不涉及具体扶持政策。由此,《意见》更注意顶层设计,为芜湖长远发展参好谋划好策。
未来如何规划?《意见》针对我市创新资源不够多,创新能力不强,人才集聚能力比较弱,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经济结构不够优等突出问题,提出“围绕首位产 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强化体制机制创新,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瞄准方向“对症下 药”。
转型升级不是一锤子买卖,既要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又要审时度势在特色区域鼓励冒尖。《意见》中,发展目标既符合省委省政府对芜湖科技发展的要求, 很多地方又结合实际自我加压:《意见》提出到2017年,高科技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实现年均增长25%、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3。0%等,都远远高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这些目标一旦实现,我市科技创新不仅继续在全省领跑,资源要素还会在现有基础上总量翻一番。”市科技局相关负 责人表示。
《意见》在全省率先推出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每年选择80家左右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的企业,确定科技“小巨人”企业,分类别进行真金白银的扶持,着力在江城培育一批科技能力强的产业集群。
产业研究院建设也是在学习沿海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基础上首次提出,围绕首位产业、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规划建设10大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的技术难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意见》还创造性地把院士工作站纳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通过引进两院院士,吸引一批高端人才来芜创业发展,加快本土人才培养,打造“人才特区”。六大工程支撑“弯道超越”
“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怎样牵动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打造发展更快、质量更优、科技含量更高的升级版经济, 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意见》提出一揽子工作思路,概括来说,就是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即产业升级工程、高新企业培育工程、创新载体建设工程、知识产权 示范工程、科技金融结合工程、人才特区建设工程等,为创新驱动经济升级提供活力源。
为保障《意见》落实和顺利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市委市政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构建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共同参 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保障“真金白银”持续投入。同时,建立起考核评价“硬指标”,将科技创新纳入市政府对县区和市直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修 订市科技奖评奖办法,设立市自主创新奖,评选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团队。“科技创新考核权重增大突出其核心地位。”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要求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制定计划、明确重点、细化措施、强化责任、形成合力,积极参与和支持科 技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