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传在线!
  • jzg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四大创新工程推动内生式增长

作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区是四川省首个2000亿工业园区,而高新区并未停止“创业”步伐,并在本月16日成都市政府新 闻办召开的2013年第17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三次创业”的蓝图,目标直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在整体部署中,创新驱动、内生式增长是发展的核 心驱动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关键词被反复强调。

创新驱动 四大工程推动内生式增长

长期以来,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推进自主创新,构建了涵盖载体、平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较为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持续对科技型、创新 型企业倾斜大量产业资源,促进企业聚集壮大,成都高新区如今已聚集数千家有核心竞争力、有核心产品的科技型企业扎根,科技创新型企业成为成都高新区产业发 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成都高新区新闻发言人汤继强表示,“内生式”增长已经成为支撑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一大引擎,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根本动力,通过“四大创新工程”,率先将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创新驱动上来。

反骄破满 “三次创业”后劲十足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成都高新区提出,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保障和动力,“最大限度地用好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持之以恒地予以推进”。

未来,高新区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产业主攻方向,实施专业招商;进一步强化择商选资意识,促进招商引资工作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开放合作平台:加 快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保税物流业务,拓展商品展示交易功能。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政府资源配置的手段、方式、途径,提高 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政府资源的高效配置。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 制。

数说高新区创新

目前,每年新引进的留学回国和博士创业人员超过100名,每年新增的外国专家超过200名,每年新引进的中高端人才超过1万名。下一步,将聚焦境外 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国际排名前10位或国内排名前5位的行业龙头企业,集中资源引进一批具有方向性、引领性和带动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

企业、产业统统创新 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成都高新区支持企业自建和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以及并购、收购国内外研发机构;规划、布局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 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推进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国际研发机构、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和行业龙 头企业等在成都高新区设立研发机构,促进国际先进技术跨国转移。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和实施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创 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专业孵化培育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大力支持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 业,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具有规模优势、创新潜力和发展后劲的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为鼓励不同形态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平台加快发展,成都高新区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创新组织。支持建设技术 信息、检验检测、中试孵化、技术交易、科技金融、国际化发展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大型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和管 理模式,构建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技术、市场、资本有机融合的科技服务产业链和大平台,促进科技服务业全面发展。建设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建立以需 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途径,健全完善区域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国内外科技成果在成都高新区落地转化和产业化。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 设,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科技金融创新工程

成都高新区以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优化完善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构成的梯形融资服务体系,积极探 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吸引并引导包括商业银行、创投机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信托机构等金融服务机构 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着力构建适合创新创业企业成长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人才强区工程

 

 

“引进一个人才,壮大一个产业。”成都高新区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用”为本,加快培育和聚集符合技术创新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科 技人才,加快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省人才优先发展实验区建设。鼓励企业引进高端管理人才,鼓励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 行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等激励方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就奖”表彰力度,构建更具比较优势的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设立 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实行人才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塑造“人才特区”品牌,打造西部“人才高地”。成都晚报记者 叶燕 图由高新区提供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