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传在线!
  • jzg

科研创新锻造哈工大小卫星研发“梦之队”

今年9月25日,伴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快舟”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小卫星“快舟一号”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继“试验一号”与“试验三号”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研制的第三颗小卫星,今后它将在各类灾害应急监测中大显身手。

  哈工大作为国内唯一一所研制小卫星连战连捷的高校,立足航天,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了大批航天领域的优秀科技人才,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代微小卫星的研制成功和使用,正在航天领域引发一场技术革命,其在通信、对地遥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无疑对推进我国航天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哈工大航天学院院长曹喜滨说:“高校研制小卫星,创新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国家对我们的定位,也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作为“快舟”概念提出者之一,曹喜滨认为,正是借助了哈工大的协同创新平台,哈工大小卫星团队才从未在某个阶段停滞不前。

  如曹喜滨所言,哈工大小卫星研发团队早在研发“试验一号”小卫星之时,就用“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探索出了一条适于我国微小卫星技术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研制的卫星,“试验一号”的研制也创建了跟踪前沿、自主设计、联合研制、优势互补、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的小卫星研发新模式。

  近年来,伴随着微小卫星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需求量激增,以定制为主的传统卫星研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批量化需求。为此,哈工大创造性研发出小卫 星平台中的可重构模块,不改变硬件结构就可实现系统功能和接口的按需重构,在航天产品难以标准化的条件下,有效解决了微小卫星的快速集成问题。

  哈工大小卫星研制团队汇聚了来自飞行器设计、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的尖端人才。从1995年组建至今,一批批青壮年科学家迅速成长,成为我国小卫星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从“试验一号”到“快舟一号”,哈工大小卫星研发团队始终保持着零故障、零差错、零失误。曹喜滨认为,在科研中善于创新、敢于冒险是这支队伍得以战绩连连,并一直焕发生机的原因。

  “高校只有创新思想,将科研优势与人才优势有机融合,才能锻造出一支锐意创新,作风严谨的科研队伍。”曹喜滨说。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