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传在线!
  • jzg

与陌生人一起过年之米脂

  姜耀祖宅

  那年在陕北过春节, 到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有意思。当时, 延安的圣地看了, 安塞的腰鼓听了,榆林的古迹游了, 我们就想, 要是不住住窑洞,不在老乡家的大炕上打个把势, 总觉得有点遗憾。于是有人便提议在下一站, 一定要找一个老乡家, 包一顿大年初五的饺子。

  离开榆林市时, 在市区最大的农贸市场, 我们买了半个猪屁股, 把炒的、酱的和剁馅的猪肉全都分类包好, 就等着找个农家一展身手了。

  按计划, 我们来到了米脂的姜耀祖宅, 它坐落在米脂至佳县的公路旁。随着公路两边陕北农村的味道越来越浓, 一座伟岸的城堡出现在眼前。进去打探的人回话说, 里面可以住, 因为经常有艺术院校的学生在这里写生。

  这是一组中国北方四合院与陕北窑洞相融合的建筑群, 整个建筑坐西朝东, 依山势而建, 分上中下三道院。头道院是一排窑洞式建筑, 据说原来是管家、账房和家丁的住所; 二道院是典型的四合院, 有门楼、影壁和东西厢房; 三道院虽然也是一座窑洞式的院落, 但是仍然建有门楼和影壁。后两道院原来都是主人的居所, 现在则住着村里的三户人家, 全姓姜。姜耀祖宅正面的围墙似长城一般, 屹立在黄土高坡之间,与周围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反差。

  它的细微之处在于不但有老榆木的活动影壁和砖雕的门楼,还有全部用青石板铺设的院落和用条石砌筑而成的、拔地二十余米高的碉楼。就连牲口棚的柱子、槽子, 竟然也是用整根的石条做成的。

  有人戏称, 这么好的棚子相当于今天的车房, 当年停放的也一定是大奔宝马一类的大牲口。搞建筑的同行者经过观察发现, 此宅院的建筑风格、装饰装修、给水和排水系统、甚至如今被称为安防系统的设计, 都有其独到之处。

  中国的庭院式建筑, 大都围起墙来在里面下工夫, 而依山形在外观上造势的并不多见。所以我想, 这个房子将来别叫某某宅院, 应该叫某某城堡才更准确。要知道, 中国不缺大宅院, 缺城堡。

  破五的饺子与大秧歌

  我们住在二道院, 一户人家听说我们要吃饺子, 吓了一跳, 十几口子十几张嘴, 淘换得着白面淘换不着肉哇。当我们从车里搬下来肉馅和白菜时, 他们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一家人( 包括两个在县中学念书的孩子) 和我们一起忙活起来。

  家什不够, 便从邻居那里借来面盆、盖帘和擀面杖。面盆是那种怎么和面也不会挪窝的厚壁瓷盆, 盖帘比车轱辘还要大, 而三尺来长的擀面杖则是陕北做面食的正宗家什。

  人手不够, 邻居大妈, 大婶都来帮忙。在当院的一块青石板上, 十几个人摆开了阵势, 和面的、打馅的、擀皮捏饺子的、剥葱剥蒜打下手的人们各司其职。屋里大柴锅的水, 不一会儿就冒出了浓浓的水蒸气, 一米多的大锅下了整整五锅饺子。这顿“破五” 的饺子宴, 一下子变成了整个大院的聚餐。

  大土炕早就热得烫屁股了。几个喝着小酒的男人把炕桌搬到大炕上继续灌, 不知道是酒精催的还是热炕燎的, 一个个说起话来, 已经云山雾罩地不着边际了。一阵爆竹声过后, 姜家两兄弟推门进来, 问我们去不去看离此地不远的桃镇的秧歌会? 我们之中几位头脑还算清醒的人, 便跟着孩子们去了。

  桃镇的中心广场就坐落在“ 鼎铭” 小学旁。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四周, 几支秧歌队已经蓄势待发。五里八村的大姑娘小伙子们, 穿着非常时尚的衣服汇聚到广场。就连上了岁数的老年人, 也刻意地穿起他们最好的服装— — 一身新棉絮的黑棉布衣裤和雪白的头巾。

  一队队秧歌扭了起来, 一只只旱船划了起来, 三五成群的年轻人随着旱船内的娇女翩翩起舞。整个广场的人们, 都随着越来越快的鼓点转了起来, 惹得我们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这狂欢的海洋里。

  当天光大亮的时候, 我登上了对面的山坡。太阳爬过山梁, 把第一缕阳光洒在我眼前那座生机勃勃的农家小院上。

  资讯补给站

  位置: 位于陕西省米脂县至佳县的公路中段路边。

  交通:那里的路况虽然不算很差,但公共交通不是很发达。所以,坐公交车比较麻烦,最好能够自驾车,在陕北大一点的城市,都可以租到车。

  住宿:姜耀祖宅的火炕,可容纳十几个人。那里住宿没有市场价,要事先商量好。但是,姜耀祖宅的接待能力有限,要想住窑洞,陕北沿途有许多村子,只要你感觉好,都可以和老乡商量住宿。

  饮食:春节期间陕北县城的宾馆大都有许多美味,羊杂碎、羊肉烩面、黄米糕、煎饼、粉丝、驴板肠是那里的特色。陕北的羊肉,鲜香而少膻味。其中的烤羊腿选用当地羯羊腿烤制,外酥里嫩,孜然味浓。清炖羊肉选用的也是羯羊肉,由花椒,地椒,干辣椒,小茴香等十几种香料慢火炖制而成,汤清肉烂,极具滋补功效。而糊辣羊蹄是我喜欢的另一道美味,它色泽红润、软烂鲜香,是最具陕北特色的佐酒佳肴。特产:大枣、小米、剪纸、农民画。

  特别提示:

  1.那里1月的气候寒冷, 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应特别注意防寒。

  2.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期间,陕北各县及乡镇都会举行扭秧歌、闹社火、打腰鼓的活动,是最热闹的日子。如果想要参加,可以提前与当地文化馆联系。在一般的情况下,他们都会帮助安排。

  3.陕北人对窗花、剪纸情有独钟,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也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家仿佛都是剪纸艺术家。每逢过年,家家都要贴上新窗花。

  4 . 特色看点: 陕北春节前后的民俗活动很多,热闹、乡土,非常中国。我印象较深而且比较著名的有安塞腰鼓、秧歌、信天游、佳县的唢呐、绥德的社火、神木县的花灯火塔、榆林的牛王庙会等。如果去陕北,至少应该参加其中的大部分。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