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棚户区召开搬迁改造动员会 居民进民情议事小组
十一街棚户区搬迁改造动员会
“要搬了,终于可以搬出去了!”10月15日上午10点,来自十一街棚户区150余户居民在临江东路28号机械技工学校大礼堂参加了十一街搬迁改造动员会。在会上,相关单位向居民们介绍前期调查情况,宣传改造政策,这也标志着存在了70多年的十一街棚户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动迁大会拉开改造序幕
“搬了,终于可以搬出去了!”听说今天要召开动迁大会,十一街的150多户居民也是早早的赶到了现场。
今年8月,武侯区启动了首批棚户区改造工作,十一街就是其中之一。这里地处成都市一环路以内的闹市区,从繁华的龙江路拐进十一街后,便可以看到一片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与四周的高楼林立相比,十一街显得格格不入,而这里最老的房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经过两个月多的前期摸底调查、规划论证后,10月11日,搬迁改造公告张贴在了十一街街口最醒目的位置。
10月15日上午10点,十一街棚户区搬迁改造动员会在临江东路28号机械技工学校召开,在会上,武侯区房管局等相关单位向住户介绍项目情况,宣传改造政策和启动公告。动迁大会上还经公证处现场公证,由住户抽取了评估单位。待评估单位进驻现场,对住户的房屋进行评估完后,十一街就将正式启动模拟搬迁。
毛遂自荐想进民情小组
李贵贞一家在十一街35号不到30平方的屋子里居住了几十年。谈到住在十一街的生活,李贵贞用了“非常糟糕”四个字来概括,“没有厕所,没有消防通道,一下雨就到处漏水,这样的房子风一吹都要垮。”
五年前,李贵贞家的房子在一场大雨后突然垮塌,这也让她们全家至今心有余悸,“幸好我们早把老妈接出来了,要不然简直不敢想象。”老房子垮塌,全家人彻底放弃了维修的想法,“全家都觉得这个房子已经没有维修的价值了,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根本不适合居住,我们早就盼望着政府对十一街的改造了。”
在社区向居民征求意见时,李贵贞就主动提出自己申请加入民情议事小组,“这次是政府来改造棚户区,我们肯定应该全力支持的。但是在改造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大家的诉求也可能出现分歧,因此民情小组更需要将大家团结起来,少数服从多数。我是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争取大家都早日搬进新房,住进新家。”
目前,十一街的居民正积极筹备成立民情议事小组,代表们将由居民自主投票,表达居民的意愿和诉求,以推进十一街棚户区的改造。
听取民意 维护群众利益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让群众满意是最终目的。武侯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前期调查的基本情况,此次十一街棚户区搬迁将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维护居民的合法利益,其中包括居民们最关心的补偿方式、临时安置补助费等细节。
十一街地处一环路内,不少家庭是几代人挤在同一屋檐下,为了充分保障居民提出的“住得下、分得开”的要求,此次十一街棚户区协商搬迁安置补偿中,在原地返迁、异地安置的基础上将增加货币终结。同时,考虑到十一街等棚户区周边的实际情况,在临时安置补助方面将采取保底政策,以加快棚户区改造的推进,让居民早日搬新家,住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