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传在线!
  • jzg

忽略公正:不同身份影响刑罚实施

       古代中国,强调“刑不上大夫”,可见身份对刑罚的影响十分严重,在世界各地传统社会中也有类似做法,但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这种做法逐渐被摒弃了,现代社会倡导人人平等,力图使法律避免受身份属性的干扰,人人平等在近代也不是单纯的口号。

       米塞斯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系统阐述了人人平等的法律社会中,为何去除身份制度是合理的选择:首先,人类社会是基于合作而发展起来的,只有两个平等的人才能实现合作,两个身份有差异的人无法实现合作,就像军队中上级命令下级,这不是合作的,而是下级实现上级意志。其次,人类需要不同的分工,每一种分工都需要平等对待,否则分工可能会遭到破坏,甚至打断正常发展。中国社会中手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工匠社会地位低,工匠不愿维持工匠的身份而导致技术流失和停滞不前。再次,身份区别阻碍了许多人发挥自己的才能。

       中国传统中,以身份区别对待人的习俗十分强大,以致到现在仍然无法完全改变,由此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在法律中的表现便是基于不同身份给人处罚。表面看是“因人而异”,但实质上仍然是基于权力来惩罚不同人群。

       基于身份的区别对待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身份的偏见,亲疏远近天然拥有不同待遇,这导致法律应用乃至制定上就包含了亲疏远近的区别。

 

合作伙伴